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人-《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古代和现在大不相同的是,古代残疾有病的孩子没有,古代优胜劣汰更为残酷,加上缺粮食的年月,有病残疾的孩子没办法才存活,幼年就死了。

    古代的生活环境恶劣,天灾人祸下,对孩子和老年最不友好。

    所以孤儿院的孩子们除了严重营养不足,大毛病真没有,养了几日个个都是能干活的。

    太上皇看三百多个孩子,孩子们跪了一片,竹兰深吸一口气,当做没看到,古代的皇权啊。

    竹兰看着有机灵表现欲强的,磕头下了力气,室外哪怕雪有融化的迹象,地也是硬的,磕头实诚的很,有的额头都青了。

    太上皇和太后没觉得不对,他们是皇权的代表,反而还很高兴。

    竹兰扯了扯嘴角,哎,这一堂课讲话要谨慎了,皇权啊皇权。

    太后问,“庄子有能装下三百多人的房子?”

    竹兰摇头,“还没有,臣妇后建的房子最大能容纳一百人。”

    太后指了指三百多个孩子,“你要分开讲课?”

    “不分开,昨日臣妇就通知了管事,今日在外面讲课,孩子们穿着旧棉衣,院子里架起火堆,半个时辰不会冻到。”

    建好的房子潮气大,需要好好的用火烤一烤,现在还不能使用,而且她也不想分开讲,累的是她自己。

    太上皇和太后自然不会冻到自己,他们穿得多,又坐到了临时搭的棚子内,火盆摆好,茶水点心也不能少,而竹兰则是走上了搭好的台子准备讲课。

    为了能让孩子们听到她的讲话,还做了个简单的扩音器,虽然有简单的扩音器,她也要喊的,幸亏今日没刮风,阳光还很足,老天爷对她厚爱了。

    竹兰看着台下的孩子们,森严制度下的孤儿,很听话,三百多个孩子,最小的五岁,五岁以下的没有,五岁的孩子也不多,他们能活下来,全因有哥哥或是姐姐养活,五岁的孩子很听话,一点动静都不敢出。

    竹兰并不高兴没人捣乱,反而压抑的很,深吸一口气,“孩子们,你们都认识我,我就不用介绍自己了,今日我要给大家讲一节课,主题为人。”

    太上皇看向台子,又看了看台下的孩子们,孩子们眼里都是迷茫,太上皇茶都不喝了,用心的去听杨氏的课。
    第(2/3)页